2021年11月24日,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参加了山东省工信厅举办的山东省2021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答辩汇报。会议采取线上汇报的形式,在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数字会议室展开,运营中心主任李明哲为主答辩人、总经理王超武为答辩成员。

李明哲首先进行了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园区(产业数字化方向)项目汇报。汇报内容从6各方面展开,分别是园区简介、特色优势、带动作用、重点项目、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。其中重点介绍了园区开展的5G智慧园区智能数字化系统、5G智慧产业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、“运河集”APP、新商科公共电子商务平台等平台项目。

同时指出,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将在建设成为一流数字化智慧园区的基础上,大力开展数字化服务,着力打造完整的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数字化服务链,提高数字赋能的生产提质效益,把项目建设成为区域创业创新平台;使项目基地成为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、数字化应用示范和科技蓬勃发展的先行区。

具体思路将按照以下6个方向实施:

让数字赋能为文化“走出去”插上翅膀

根据“国家文化出口重点平台”的建设思想,围绕文化IP打造、沉浸式教育平台、国际贸易平台、国际贸易培训四个部分开展工作。以“数字+文化”为主要抓手,以品牌维持、双IP授权、出口增值服务及产品IP化为主要内容,实现“一带一路”和“文化走出去”的战略目标;

5G技术为科创发展开辟新篇章

借助5G云技术,构建线上职教与非遗传承、保护、利用从数据采集、数据库、数据终端到用户体验为一体的全新平台;基于自主打造的运河集APP构建互联互通的国际文化教育电子商务平台;

让网络经济为区域制造业擘画未来

区域基础制造业种类丰富、供应能力较强,但自主品牌相对薄弱,市场开拓能力急需加强。园区构建了自媒体直播电子商务中心和跨境电商平台,计划今年正式投入使用;

让公共实训为地方人才提供良壤

园区已挂牌“济宁市公共实训中心”,二期建设完成后将设立区域人才培训中心。从在校生、社会人才培养、公共技能培训、国家资格培训等多个角度,发挥社会人才培育职能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质行业人才和专项技能人才;

让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

园区目前已设立山东省版权登记中心、知识产权登记中心、成果转移转化交易中心三大平台。为地方提供知识产权成果撰写、登记、申报、核准、保护等数字化一站式在线托管服务;

让科技创业为地方新经济提供长久活力

园区根据自身学科优势与技术应用特点,围绕互联网通讯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为主要领域开展招商工作。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入驻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、准高新领域技术创业孵化等企业及项目入驻园区,为经济新常态提供新鲜动力。

随后,济宁新城大学科技园总经理王超武对专家提问进行了解答,并补充园区开放型业态与总部经济相融合的发展概念。强调园区定位于现代高新科技服务平台,着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,为入驻产业数字赋能,为鲁南大运河经济带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数字化高新引擎。